微信 微博

当前位置: 首页> 理论研究 > 法官论坛

细说廉洁

在2015年第二期《法官论坛》暨“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 2015-01-16 18:23

   

同志们:

这两年来,每逢开年之初,我都会借助《法官论坛》这个平台与大家作个交流,一是想让这个我们自己创建的论坛保持生命力,让它持续走下去,让它真正成为大家相互交流、学习的沙龙;二是想借助这个平台传递一下我在新的一年的关切或期待,希望起到些许的启迪与引导作用。那么,今年谈些什么呢?我一时还没有想好,但隐隐约约觉得,一定是与大家的工作、生活或时下的状态密切相关的内容!恰好最高人民法院于元月中旬就部署了全国性的“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这也正是与大家工作、生活密切相关的内容,似乎与我隐约着想说的话题契合,是不是巧合?是。也不是。说是,是因为我本人还没有思考成熟、形成定论。说不是,是因为我的思考总还不离谱,总能最早地与顶层的思考相碰撞。但“廉洁司法”这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却乎不好谈,谈多了,枯燥、厌烦!不谈,失控、泛滥!但谈与不谈,现在已不是问题了,动员会是要开的,不好谈也是得谈的。我想,与其生梆梆地开个动员会,还不如通过论坛的方式与大家作个琐碎的交流,兴许撩得起相关的兴趣,大家感受也会深刻一些,这是这次以论坛的形式启动“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的初衷,希望大家用心关注,真心投入,心动手动,最好有个网上的互动。

一、 廉洁——由本院的法文化说起。

我们新的办公大楼气势恢宏,堪称通城的标志性建筑,但外界评价: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我们的大厅,说具体点,是大厅里的壁画,不知道大家去认真领悟、探究过那些壁画的内涵没有?主画面是以正义女神等西方元素为主体和中心构图的,为什么作这样的构想?除了尊重法的渊源,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正义女神这个形象的象征意义能够较全面地诠释法的理念与精神,全方位地解读我们法官这个职业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我在2013年第1期《法官论坛》中,给大家讲《论法官的职业与担当》一文时,对正义女神的象征意义已作过比较详细的解读,其中,正义女神身穿的白袍,象征着心灵、品质的纯洁无暇。与天平、宝剑这些象征公平、正义外在要求的特征相比,蒙眼、白袍这种代表内在心灵的东西更具探究性与震撼力,这是因为外在的东西最终是由内存的东西决定的,即是由人的灵魂左右的。当然,白袍代表的纯洁不仅仅只是廉洁的内容,它的意义要宽泛得多。廉洁自然是白袍内含之意,换句话说,廉洁也是正义女神或者直接说是法官的内在品质之一。这也是我们制作这方壁画所想传递和强化的意义之一种。

二、本土文化中“廉洁”二字的概说

(一)含义。在《说文解字注》里:“廉,仄也。引申之为清也、俭也、严利也。”意思就是,“廉”也叫“仄”,本意指正厅的侧边(由于正厅的侧边具有棱角、平直和方正的特点),后来就引申为清正、节俭、严于律己。“廉洁”一词,《辞源》上解释为“公正,不贪污”。“廉洁”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伟大的诗人的屈原《楚辞·招魂》:“朕幼清以廉洁兮身服义尔未末沫。”根据东汉著名学者王逸在楚辞·章句中的解释,意思是:不接受他人馈赠的钱财礼物,不让自己清白的人品受到玷污,就是廉洁。

最早把“廉”与政治行为联系起来的是《周礼》一书,给“廉”字定义了六层含义。“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 六曰廉辨”。这“六廉”就是考核官吏政绩优劣的准则:廉善,指善于行事,能把事情做好,清廉而政绩优异;廉能,指能彻底地推行政令,清廉能干;廉敬,指不懈于位,谨慎勤劳,尽职尽责,清廉而忠于职守;廉正,指公正廉直,品行方正,清洁正直;廉法,指守法不失,执法不移,清廉守法;廉辩,指明辨是非,头脑冷静清醒,清廉明辩。这六条准则都冠以“廉”字,体现了对为官者“廉”的内在要求。

(二)思想起源。中国自古重视道德教化,廉政思想以及廉政制度一直都受到思想家们以及历代统治者们的重视。从春秋开始,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社会动荡不安,贪污贿赂之风开始流行,诸侯国因贪腐而亡国的事例时有发生。这些教训震撼着那些具有忧患意识的有识之士,许多思想家认识到贪腐的危害,并对此大为抨击,有关“廉”的道德规范问题引起了多个学派思想家的争鸣,都开始对“廉”进行阐释论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儒家将仁政思想与廉政有机结合,成为此后统治者们倡导的官员修养。由于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孔子就主张恢复周礼,并将这个大任建立在个人道德基础之上,这就是“仁”,也即“人”。孟子从两方面发展了“仁”,即“性善论”和“仁政”。儒家思想的这种“仁”最终成为了官员廉政的思想基础。廉政思想反映了统治者执政的需要与人民安定生活的迫切需求,是儒家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历史地位。廉洁一直以来都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都受到历朝历代统治者们的重视。春秋时期,法家代表人物管子提出了“礼、义、廉、耻”乃国之四维的观点。他说:“国有四维,一维绝则倾, 二维绝则危, 三维绝则覆, 四维绝则灭。倾可正也, 危可安也, 覆可起也, 灭不可复也。何谓四维? 一曰礼, 二曰义, 三曰廉, 四曰耻”“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管子.牧民》)。意思就是:一个国家有四条准则,就好像四根柱子维系着国家的安全。断了一维,国家就要倾斜;断了两维,国家就有危险;断了三维,国家就要颠覆;断了四维,国家就要灭亡。其中的廉即行为方正,廉洁自守,是维持国家稳定的四大柱子之一。由此可见,“廉”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

三、“廉洁”之现状

现在网上广为流传着国外某政要对中国社会现状的评价,说“全民上下唯一的崇拜就是权力和金钱;人民大众过去是权力的奴隶,演变为金钱的奴隶;唯有获取权力或金钱就是生活的一切,就是成功;全民腐败、堕落、茫然”。不一定真是外国政要说的,很可能是借人之口达到抨击的目的,但不管怎么说,这些说法确实具有代表性,确实针砭时弊。想想我们生活中糟糕的一切:垮塌的桥梁、歪歪的楼房、没走几天就坑洼断裂的路面、不公的裁判等等,凡与公权力沾边的就没有几件上心的事。说远了吧?没有,这些都是与廉洁相关的、都是不廉洁的副产品,相信大家感慨至深、深恶痛绝。

实在,在都是贪腐的环境下谈廉洁确实难以让人信服,但我们应当看到,大环境在变,苍蝇老虎在一起打,形势严竣,官场是官不聊生,这样的环境下,我们手握审判权的法官该怎么做?是该正视、是该清醒的时候了。

四、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廉洁小故事

自古以来大凡为人传颂者,无不都是廉洁自律的典范。古有孔子自廉作表率,并留下了“上恶贪则下耻争”的经典之句;范仲淹的公而忘私、先人后己,留下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名句;近有吉鸿昌将军的大仁大义气节,留下了“当官即不许发财”的治吏佳句,这与我们当今最高层提倡的治吏原则一脉相承。在我国历史上,关于廉洁的名人轶事还有很多,比如东汉时期,面对百姓主动送来的钱物仅象征性拿了一枚铜钱的“一钱太守”刘宠。还有“画家县令”郑板桥,(在我们新办公楼的壁画中就有一幅是专门展现郑板桥那种忧民、恤民、清廉品质的)。还有海瑞、于谦、包拯、于成龙、林则徐等等。在这里,我就挑几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廉洁历史小故事与大家分享。

故事一:子罕是春秋时宋国贤臣。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美玉,要把它献给子罕,子罕不肯接受。献玉的人就说:“我拿给玉工看过了,是宝物,才敢进献给您呀!”子罕说:“我把不贪婪当作宝物,你把美玉当作宝物。如果把玉给了我,那么我们两人就都丧失了宝物。”这就是广为流传的“以廉为宝”的故事。

故事二:春秋时鲁国宰相公仪休喜欢吃鱼,有人就送鱼给他,他拒而不受。送鱼人说:“听说你喜欢吃鱼,为什么不肯接受我的鱼呢?”公仪休说:“我现在做宰相,买得起鱼;如果因为接受了你送的鱼而被免职,我就买不起鱼了,你难道会再给我送鱼吗?这样一来,我还能再吃得到鱼吗?”

故事三:东汉时期,杨震奉命出任东莱太守,中途经过昌邑时,由杨震推荐任职的县令王密拿着10斤黄金来拜见杨震,感谢他的提拔。杨震坚决不收。王密说:“黑夜没人知道。”杨震却说:“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说没人知道呢?”

故事四:诸葛亮在给后主的一份奏章中申报了自己的财产:“成都有桑800株,薄田15顷,子弟衣食,自有余饶。至于臣在外任,无别调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长尺寸。若死之日,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以负陛下。”他去世后,家中情形确如奏章所言,可谓内无余帛,外无赢财。

五、廉洁与法官的天然关系

前面提过,正义女神身着的是白袍,喻示正义女神的品质。正义女神是法官的化身,是人们对法官的理想化与期待,那么,正义女神所具备的一切品质即为法官所应具备,廉洁的品质理所当然也是法官的品质之一种。没有廉洁,难以想象天平不倾斜,没有廉洁,难以想象正义会得到声张。可以说,廉洁是法官的生命,廉洁是法官最基本的职业操手,廉洁是法官职业最基本也最重要的担当。丧失廉洁就失了底色,所有公平、正义、高贵等期待都失了依托、失了保障。廉洁的反面即贪腐,法官一旦贪腐必然导致天平的倾斜、正义的颠覆。而司法好比水的源头,培根说过,“一次不公的裁判比多次不平的举动为祸尤烈,因为这些不平的举动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的裁判则把水源败坏了”。我们有多少不公的刑事的、民事的案件在败坏水源,起着不好的示范作用?南京彭宇案带来多么恶劣的负面影响?(当然彭宇案与贪腐无关,只与水源有关)想想我们这个职业,该有多大的社会责任与担当?而这种责任、担当都基于对廉洁的坚守。

六、历史故事给我们开展廉洁教育活动带来的启示

回过头来看前面的历史故事,其启示意义不容忽视,值得大家警醒。故事一的启示事一说的是对“宝物”的看法,正如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的:“我们走得太远,以致于忘了为何出发。”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拜金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在我们的法官队伍中开始滋长,公正廉洁在一些法官身上已沦为一句口号甚至一个伪装。什么是“宝物”,对于一名法官而言,“司法为民”、“公平公正”、“伸张正义”才是我们立身从业的真正“宝物”,所有的法官都应全力守好这些“宝物”。故事二的启示故事二讲的是拒绝“小恩小惠”。腐败是个非常得不偿失的东西,记得省院原纪检组长柯文胜就曾给腐败算了几笔账:算政治帐,是自毁前程;算经济帐,是倾家荡产;算名利帐,是身败名裂;算亲情帐,是众叛亲离;算自由帐,是身陷牢笼;算健康帐,是心力交瘁。古语云“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大厦千间、夜眠八尺”,金钱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乃身外之物。作为法官这么崇高的一个职业,我们必须要把名利看得淡一些、再淡一些,所谓“天下之福,莫大于无欲;天下之祸,莫大于不知足”,趋福避祸的最佳良方就是“清心寡欲”。对我们现行的职业待遇要有知足感,只有知足才能始终有“鱼”吃;对名利要学会“放下”,有舍才有得,只有放下才不会利欲熏心,以权谋私,直至身陷囹圄。有人讲过:“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一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更多。”世界很美好、很丰富,不应该将自己困在名缰利锁中,徒增烦恼。故事三的启示:故事三讲的是拒绝贿赂、懂得敬畏。俗话说得好:举头三尺有神明。有些人总是自作聪明,认为自己违法犯罪手法高明,不可能出事。而实际上,被淹死的恰恰是那些会游泳的人,因为不会游泳的人根本就不会下水。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上周五,安排大家旁听贪污贿赂案的庭审,就是希望大家能够切实受到教育、警钟长鸣。故事四的启示:故事四讲的的功劳、财富、与人生的关系。人的一生究竟需要些什么?能够留下什么?诸葛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记得林则徐也说过异曲同工的话:子若如我,留财富于他何用?子若不如我,留财富于他何用?在我们的队伍中,有些同志一有成绩就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立了大功,单位离开他就不能转了,于是就想得到更大的奖赏和权力,而一旦组织给予的和其心里预期的有差距,就会怨声载道,认为组织不公,开始消极堕落,甚至干出一些违法犯罪的事情出来。看看我们的诸葛丞相,跟他的盖世功勋比起来,我们的那么一点成绩是何等地微薄,居然居功自傲,难道不感到汗颜吗?明朝海瑞去世时,家里穷得连下葬的钱都没有,但正是因为一辈子的清正廉洁,让他获得了千古美名。作为一名法官,必须明白:奉献不等于经济待遇,不能有了成绩就要奖赏。但也要相信,在合法合理范围内,组织肯定是不会亏待任何一个有贡献的同志。

七、知行合一,确保活动取得实效

道理年年讲,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往往走样,有的同志甚至是谬之千里,所以,做到知行合一才是硬功夫。“知”是基础、是前提,“行”是重点、是关键。今天跟大家讨论了这么多关于廉洁的话题,就是为了让大家对廉洁有更为深入全面的了解,希望大家能够做到以“知”促“行”,以“行”促“知”,知行合一,确保此次“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取得实效。在此,遵照活动要求,跟大家提几点要求:

(一)要认清形势,提高思想认识。开展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是法院深入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一项重要任务。十八大以来,中央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惩治腐败的决心也是十分坚决的。2014年开展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还重点针对“四风”问题进行了重点清理和整改。这次廉洁司法集中教育活动,是2015年全国法院系统第一个集中开展的“春训”,全院干警不仅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更要迅速落实,切实把集中教育活动摆到重要位置。要通过开展司法廉洁集中教育活动,使全院干警,正确看待和使用手中掌握的权力,认清腐败对事业、家庭和身心的严重损害,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提高“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廉洁司法意识。要以开展司法廉洁教育专项活动为契机,解决司法廉洁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公正廉洁司法来进一步提升我们通城法院的形象和司法公信力。

(二)要认真对照检查,强化责任意识。在此次活动中,对照检查阶段是重点内容之一,各支部及个人要根据活动要求认真对照检查,通过自查自纠、互查互纠查找存在的突出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和整改。我院干警的主流是好的,绝大多数干警勤奋敬业,吃苦奉献,为我院这些年来的发展和变化做出积极贡献,但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我们的个别庭室和干警在廉洁意识、纪律作风方面确实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廉洁意识不强。司法工作是一项有着严格纪律约束的职业,但也有少数同志对所从事的职业缺乏尊荣感,纠缠于利害关系人之间,未能很好的遵守有关文件规定守住口、守住手、守住口袋。二是纪律作风松弛。执行院里制定的规章制度时打折扣,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现象时有发生,少数人经常在上班时间办私事,摆不正集体与个人的关系,私事比公事重要。三是工作不思进取。个别庭室和干警没有集体荣誉感,缺乏应有的责任感,工作敷衍了事,有些法官、书记员责任心不强,对案件中出现的低级错误不当回事儿,习以为常。这些突出问题的存在,给我院的工作氛围及形象造成了十分不良的影响,必须予以重视,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三)要做到“四个牢记”,远离贪腐。牢记拥有权力,同时意味着责任和义务,摒弃特权思想,做到“慎权”;牢记追求个人欲望必须在法律和道德规范内进行,对党纪国法常怀敬畏之心,做到“慎独”;牢记事物发展都是一个从小到大,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面对诱惑常怀“明白心”,做到“慎微”;牢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远离馅媚、庸俗之交,做到“慎友”。

同志们,今天的交流,我省略了很多的大道理,留下了很多的空白与空间给大家思考,希望大家能够结合实际相互交流、相互启示。

春节在即,希望各位通过此次活动的开展,增强廉洁意识,时刻绷紧廉政建设这根弦,珍惜自己的职业和前程,进一步明辨是非,洁身自爱,把活动成果体现在工作和生活中,用良好的操手、形象,来装点我们全新的工作环境。